孟加拉是悠久丝路历史上的一个中继站,孟加拉古拉绍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建设成了总装机容量为950兆瓦的孟加拉第一大电站。如今,古拉绍电站正进行着机组的改造与新建,以期适应孟加拉的发展与更好地服务于孟加拉人民。其中,中国能建广东火电负责古拉绍电站4号机组改造项目的建设。
电站位于孟加拉国达卡专区诺尔辛迪县帕拉辛区古拉绍镇,坐落在美丽的雅鲁藏布江支流西塔拉克什亚河畔。西塔拉克什亚河河养育着沿河两岸的孟加拉人民,古拉绍电站则为达卡乃至孟加拉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于2009年正式进入孟加拉电力市场,现已先后完成三个EPC项目的建设及运维工作,移交总装机容量达530兆瓦,已移交的三个EPC项目也交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进行运维指导。孟加拉古拉绍电站4号机组改造项目是该公司在孟加拉建设的第四个项目,该项目全部建设资金由世界银行融资贷款,建设内容为将1989年投产的苏制210兆瓦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为净出力为400兆瓦±10%的联合循环机组。在EPC招标阶段,由于技术难度过大、工期紧张,不同其他BPDB项目投标的火爆场景,本项目鲜有工程公司参与投标。中国能建广东火电迎难而上,一举中标该项目并于2016年6月6日在达卡正式签订EPC合同。
孟加拉古拉绍电站4号机组改造项目,作为中国能建广东火电第一个世界银行项目、9F级联合循环总包项目、大型的技改EPC工程项目,不简单在哪里?四个“不怕”回答你!
不怕工期短
项目虽为老厂改造项目,但工期却是孟加拉常规联合循环项目都较难实现的900天。且古拉绍电站作为达卡地区主力电站电力供应不能断,本项目需在单循环移交商业运行后才能对现有汽轮发电机进行升级改造工作和燃气锅炉拆除工作。项目部在保证安全质量、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调整施工工期,建立有效的进度计划,现阶段项目已完成部分厂区工作,燃机本体及发电机本体已经发货。
不怕场地小
在古拉绍电站有限区域内改造或新建三个项目(4号改造项目、3号机组改造项目、7号机组新建项目),最多的时候有三个项目同时施工,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非常大。项目部克服了诸多困难,在有限的区域布置下了本项目新建所需的所有设施。2016年10月2日完成总平面图出版,并于2017年1月18日完成初步设计审查,获得了业主方的高度赞赏。
不怕技术难度大
汽轮机设计寿命一般为30-40年,而本项目需将“28岁高龄”的前苏联制造汽轮发电机组及附属系统改造为现代化、自动化的联合循环机组,并保证汽轮机、发电机能继续运行25年。常规循环电厂汽轮机通流能力(从高压缸到低压缸)是逐级减小的(利用抽汽加热给水),而联合循环汽轮机是逐级增加的(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给水),如何保证常规汽轮机在联合循环工况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是世界级难题,目前国内仅有屈指可数的100兆瓦以下的燃煤机组被改为联合循环机组。
不怕竞争激烈
目前古拉绍电厂三个项目都是由优秀的中国工程公司总承包,三家企业同台竞演,中国能建广东火电需要在施工管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期、性能、施工质量等多方面脱颖而出,进一步巩固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在孟加拉电力市场的领先地位。
该项目建成后, 将为孟加拉人民提供更加强劲和有保障的电力,为提升孟加拉人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同时,还将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并为孟加拉当地的电力建设提供新的“中国标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良好外部环境下,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在赋予我国电网建设投资新机会、开启我国电力装备海外新蓝图的同时,也将打开我国核电、风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海外市场空间。“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将坚持“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战略愿景坚定地“走出去”。
|